艺术简介
白文中[原名白文忠]祖籍山西1973年出生。
1989.9考入中央美院附中
1993.9考入中央美院
1998.9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
2003.5 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
2006.9 调入中央美术学院;
个展
2002.【project Galerie】个展德国
2004.【Galerie Cathay】个展巴黎
2009.【project Galerie】个展德国
2011.【project Galerie】个展德国
2012 中央美院美术馆个展北京
2013 “滹沱神韵,故乡风情”主题个展,山西原平
群展
1999.参加"五月沙龙"巴黎
2000.参加伦敦艺术节英国
2001.参加“秋季沙龙”巴黎
2008.迎奥运“多彩中华”群展.徐悲鸿纪念馆
2012.参展[艺术北京]
2013.798“桥艺术空间”群展北京
2014.中央美院附中校庆60周年教师群展 中国美术馆
2015.“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中央美院教师群展中国美术馆
庆祝中国印度尼西亚建交65周年‘溢彩华章’中国印尼当代绘画邀请展
中央美院美术馆
2016.中国“民族大团结”贺岁大展 中国美术馆
2017.[再长征]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展中国美术馆
获奖
1998. 获法兰西学院‘维勒’大奖 巴黎
2014.获第二届影响中国经典人物艺术造像全国提名创作一等奖北京
2016获中央美院师德先进个人奖
获中央美院年终考核优秀教师奖励
守望的家园——白文中和他的油画风景画
白文中的作品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大幅的风景创作。他是山西人,在他近期创作的风景画中,有着典型的燕赵气质,太行性格。虽然他是“留学欧洲”的艺术家,但他身上当初从山西原平老家带出来的那股“乡情”,却从未减弱。他关注的最多,最使他动情的,始终是他的老家——太行山。是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梯田,还有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民。面对太行的一切,无论是高大的山还是幽深的峡谷、流淌的小河,还是满山坡的松林、村落庭院。在他独特视角的引导下,透过这些气势壮美,雄阔高浑的景象,我们认识了新时代那些生机盎然的村落和他们的主人们。白文中是通过这些大风景的描绘,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故事,讲述他心中“守望的家园”。
在16、17世纪风景画成为独立画科之后,从荷兰小画派,到弗里德里希、康斯太勃尔、透纳,再到印象派、巡回展览画派,风景画道路上曾出现过诸多流派可供参照,是弗里德里希的心象风景,还是康斯太勃尔的自然主义?白文中选择在自身与客观物象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审视与被审视的关系,有时距离很近、仰望高山,有时距离很远、意在天涯。他对这种人类创造的“距离”的主动选择,实际也是他选择的一种精神的回归。面对太行山春秋夏冬的四季变换,白文中在对同一图式的反复试验过程中,完成了对物象的审视,生成内心的影像。
白文中的油画风景不再是纯粹的写生再现,而是具有浪漫主义的气质,体现了他对于自然与人居环境的理想。他在不同的时间里对同一个地点进行描绘,以获得不同的色彩与感受的表达。《太行风景》系列中,描绘了不同时节、不同光线下的太行山风貌,将他对于太行山的热爱之情表现的非常完美。他的画具有“直接性”,是直接抒写一种质朴、宽厚的情怀。这种自然、朴素正是现代社会最应被人们看重的一种审美理想。在他的油画风景画中,有着一名本色艺术家的文人气息和人文反思。在山中、梯田道旁,隐约可以看到拉着驴车的孤寂归路人,劳作间隙畅快攀谈的老农,也有川流乡间的现代社会交通工具和邻里聚餐的场景。这些细节的处理,正是他画中“真”气地流露。他是真正面向自然、面向生活的会心之作。营造一种与自然没有阻碍、没有间隔的贴近,从中唤起艺术的感觉。同时,这些既概括又丰富的细节,构建了丰富的艺术空间,使得画面增添了“生”气。画家眼前的“生”之面貌并不见得都是物之本质,这里需要取舍,捕捉最能体现自然生机的要素。白文中由现实获得的“生”气,使他的作品透露出自然的生命状态。
欧洲留学回来的白文中,油画风景画中依然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情境。或是构图上的“半角山水”,或是空间营造上的“三种透视”感悟。同时,画面中对于“光”的敏锐捕捉和自如驾驭,对线透视和形体的准确把握和塑造,又显示出他很好的西学基础和素养。作为一名青年艺术家,白文中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和探寻道路,在这些以太行山为题材的风景画创作中,似有一种“我欲归闲频来此,只为吾心赏山川”的隐喻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