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新闻 要闻 书画 人物 插画 展览 油画雕塑

陈友林:艺无止境,臻于至善

2017-07-24 14:01:48      来源:搜狐

紫砂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赏用兼优、典雅精致的风范闻名中外。如今欣逢盛世,宜兴从事紫砂业者益多。生于丁蜀长于丁蜀的陈友林无疑是其中的才俊翘楚。

对紫砂泥料的不懈探索,是陈友林陶艺的一大特色。紫砂之所以为紫砂,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无外乎是其陶土的特殊性。无论是神奇的双气孔结构,还是天赋的优良可塑性,都使紫砂成为一种最富想象力与表现力、与传统茶道最相宜的物质材料。因此,对紫砂泥料的考究和依重,是紫砂壶艺的基础,也是宜兴紫砂壶艺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对陈友林来说,用什么样的泥,是做好一把壶的第一要素。历代壶艺大家,往往通过不同泥料的色泽、粗、细,采用渗合以及调砂、铺砂等工艺手段,使紫砂壶产生诸如光与糙,粗与细,纯与杂,明与暗,质朴与艳丽等对比效果,如红泥的细腻柔滑犹如少女的肌肤,紫泥的黯然栗色如古铜金铁。一代壶艺大师时大彬对泥料就非常讲究,其所采用的紫砂泥料不仅品质高,而且特别喜欢选用粗砂,所制茗壶都呈现出古润朴茂的美感。

陈友林对紫砂泥料也格外着迷,特别钻研。在日常壶艺生涯中,往往是他还未动手,便已进入创作状态,什么样的器型选用什么样的泥料来做,将呈现什么样风格,早已在他的头脑里盘旋思考了。有时为了比较效果,他甚至会不惜工夫,选用不同的色彩、不同肌理效果的泥料尝试做同一款式的壶,仔细寻找心中理想的效果。

在壶艺创新方面,陈友林同样有着自己的追求。在多年的制壶生涯中,陈友林对传统紫砂陶艺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在他看来里,创新绝非全盘否定过去,而应以过去的传统为基础进行创新,有时即使是一点小创新也即可以带来令人惊奇的全新感受。

“荆南时器甲天下,异代流传得者寡,世无文金谁嗣音,飞烟空墨陶人瓦。”这是古人对紫砂前辈时大彬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后世传承的担忧。的确,紫砂是先贤传承下来的珍贵文化艺术遗产,今人如何继承是个大课题。如今紫砂制作工艺无疑比过去大大提高了,但工艺的提高,并不意味着作品的艺术水准也能得到相应地提高。这需要当代紫砂工作者静下心来,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陈友林作为一名紫砂艺术工作者,正以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向紫砂艺术新的高峰攀登。他的努力也得到社会的认可,作品《四季如歌》获中国无锡太湖博览会金奖,并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笋壶》在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大奖赛评比中荣获金奖;作品《合家欢》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雅趣壶》在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作品《高山流水》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梅花提梁壶》获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金奖;作品《六方宫灯壶》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览会金奖。当然,陈友林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无愧于时代的紫砂艺术新气象,要靠众多的壶艺家共同奋斗进取。我们相信,当代紫砂艺坛百花齐放,一定能在紫砂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17 www.chinameish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书画时报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shsb@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