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
漫威电影,不灵了。
【资料图】
前阵子是《黑豹2》,作为漫威宇宙第四阶段的收尾之作,口碑和票房一塌糊涂。
这一次是《蚁人3》,作为漫威第五阶段的开篇之作,口碑和票房再次一塌糊涂。
这当然不是主观臆测,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数据做支撑。
2月17日,《蚁人3》在中国和北美同步上映。根据猫眼数据,上映首日,它在中国大陆的排片占比高达31.8%,可是场均人次只有8个人,票房也只拿到3958.6万。
这就是说:当院线以为能靠漫威电影大赚一笔的时候,观众已经不买账了。
而观众不买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漫威电影,有点黔驴技穷了。
或者可以说得更直白些:《蚁人3》,就是烂片。
爆米花电影,不等于烂片
POST WAVE FILM
为《蚁人3》叫好或辩护的人,大抵的看法就是:这就是一部爆米花电影。
在它豆瓣条目的短评区里,就有很多类似的代表性评价,比如下边这三个——
如果从这些言论的角度看,给《蚁人3》负面评论,简直就是在鸡蛋里边挑骨头。
事实上,作为喜爱电影的人,很有必要树立一个关于认知电影的基本原则:爆米花电影,并不是烂片的代名词。
如果非要用爆米花电影为一部烂片遮丑的话,那么任何讨论就都成了废话。
真正的问题是:越是经典的爆米花电影,越考验主创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说得直白些就是:爆米花电影,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什么是好的爆米花电影?
其实很多我们都看过,比如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
就连漫威自己也拍过经典的爆米花电影,比如2008年的《钢铁侠1》。
如果你把《蚁人3》放在这个序列里,就能看出它们中间的差别。
比如《黑暗骑士》,它说的是一个人要想成为英雄,到底得承受多么重的孤独和痛苦——它让我们知道,虽然英雄看上去让人心向往之,但其实绝大部分人压根做不到。
还有《钢铁侠1》,它说的是一个肉体凡胎的人,如果要想享用超能力带来的神勇,就需要拿出性命来做抵偿——即便他富可敌国,即便他科技第一,也逃不过这个宿命。
这类爆米花电影,并不只是在堆砌让人眼花缭乱的视觉特效,而是能让我们看到生而为人的肉体和精神困境,以及这些英雄能从中突围的壮怀与悲怆。
换句话说就是,这些爆米花电影不只有很强的娱乐性,而且还有十足的思想性。
它们是有表达的,是有价值诉求的。
这个价值诉求,并不只是说“我要拯救世界”这么空泛和空洞,而是能让观众产生实实在在的肉体和心灵震颤。
就以漫威宇宙的开山之作《钢铁侠1》为例。
最开始,托尼·斯塔克就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自恃高大地享受着自己拥有的一切。但当他被重创后囚禁在山洞里,当他需要豁出性命才能换取新生,他才意识到原来的生活多么没有价值,也觉知到自己应该怎样擅用手中的科技。
托尼·斯塔克的觉醒过程,实际上是以牺牲性命为代价的。
这也让他从一开始,就成了漫威宇宙里最悲壮的绝对主角,同时也注定了他会在《终局之战》里敲响手指。
钢铁侠这个漫威角色之所以好,就在于他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更普适意义上的人性挣扎: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原来需要付出这么沉重的代价!
从这个角度对比去看《蚁人3》,它的故事就单薄且儿戏得厉害,而且你看不到它的表达。
敷衍潦草 不思进取
POST WAVE FILM
观看《蚁人3》,就是在进行一场“电影连连猜”的游戏。
已经有很多人吐槽这个让人不适的观感:你能从这部电影里,看到很多电影的影子,比如《星球大战》《阿凡达》《奥特曼》《瑞克和莫蒂》《瞬息全宇宙》《奇异博士2》……
如果你有信心和耐心重刷,这个片单会越列越长。
借鉴这么多好东西,看完却让人觉得不适,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主创不思进取,创作时敷衍潦草、东拼西凑。
先说故事。
这个副标题是《量子狂潮》的《蚁人3》,其实不需要对“量子”有任何了解,因为它的故事超级烂大街:蚁人的女儿无视外婆珍妮“不要回答”的暗示,擅自给量子宇宙传递信息,让漫威宇宙第五阶段的大反派康,趁机把蚁人一家“吸”进量子世界,于是正邪两方开始了一场漫威电影特有的声光电大战;最后他们靠着《速度与激情》系列才有的“We are Family”精神,成功打败了康。
用同行的话来说:《蚁人3》就是在套模板。
你说它跟《蜘蛛侠3》,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同样,还是在漫威电影掀起的片尾彩蛋狂潮里,我们得知,原来反派康才是漫威宇宙第五阶段的重点,《蚁人3》的全部指向,就是为了引出他。
早就苦“漫威式彩蛋”久矣的观众,很难不生出看了一部超长预告片的受骗感。
再说表达。
漫威电影进展到第五阶段,早就已经魔怔了:超级英雄动不动就“我拯救了世界/宇宙”,反派角色动不动就“我要毁灭世界/宇宙”。
但问题是,作为观众,我完全感受不到电影里这俩一脸沉重的货,到底跟自己有啥关系!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超级英雄所拯救的,和反派角色要毁灭的,没有任何实质上的象征意义。
一个英雄之所以伟大,从来不在于他打败了谁,而在于他拯救了谁。
这就是英雄和反派的关系:反派试图毁灭的,一定是要让观众感同身受的,这样英雄在成为英雄的时候,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他付出代价时候的疼痛感。
还以《钢铁侠1》为例。
这个时候的托尼·斯塔克,面对的就是要把高科技邪恶化的巴迪亚•斯坦(杰夫·布里吉斯 饰),一旦巴迪亚的目的达成,那斯塔克此前在中东遭受过的重创,就可能降临到每一个普通人身上。
为了让自己遭受过的痛苦不在其他人身上重演,托尼·斯塔克必须挺身而出。
这个过程里,无论是巴迪亚•斯坦的邪恶目的,还是托尼·斯塔克的竭力对抗,夹在他们中间的对象,都是实实在在的、可被感知的现实,也就是银幕下的我们每个普通人。
但在漫威电影的后期,那些反派动不动就要毁灭世界、毁灭宇宙,已经没办法让人再感同身受。因为它们几乎没有任何笔墨,去勾勒他们口头上的世界和宇宙。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成了被代表的抽象概念和数字。
而杀死抽象的人,是不会让观众产生痛感的。
只有具象的人,身上才能承载价值,毁灭才能变得有质感。
这就是鲁迅先生在解释什么是悲剧时强调的: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如果反派没有对具体的美好的东西产生实质性的威胁,那超级英雄们打败反派,也就沦为了一场小学生才会说的“有本事放学你别走”的幼稚游戏。
漫威电影第三阶段以后的电影,就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盘旋。
大反派们言必称要毁灭世界/宇宙,可是他们从来不曾对普通人下手,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打着嘴炮跟超级英雄们硬刚。
这既让超级英雄们的正义性和悲壮感会大打折扣,也让那些看上去挺吓人的大反派们,沦为只会打嘴炮,却没有行动策略的大白痴。
《蚁人3》就是这个问题。
在米歇尔·菲佛扮演的珍妮的回忆里,来自平行宇宙的康,利用时间线毁灭了一个又一个宇宙——珍妮很震惊,蚁人后来也很震惊,作为观众的我同样很震惊:
身为普通人的我,又被漫威电影当成背景板了?!
作者丨毛头
所见即所想
编辑丨毛头 排版丨石页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推 荐 阅 读
大胆预测:2023年全年票房有望重回600亿!
POST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